首页

女王 骚 调教

时间:2025-05-28 20:24:00 作者:美“星舰”第九次试飞未成功,SpaceX:失去联系 浏览量:19660

  前些日子,小组来到福建厦门,在乘船前往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途中,与几头中华白海豚不期而遇。

  这是世界上唯一以“中华”命名的海豚,有“海上大熊猫”之称,在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均有分布,但厦门是全国少有的能在城区海域看到中华白海豚的地方。

  中华白海豚为啥青睐厦门?一同乘船的专家说,海洋生态环境好不好,中华白海豚是指示性物种之一。厦门出现中华白海豚,说明当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果显著。数据显示,中华白海豚在厦门海域的种群数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60头增加到如今的80多头。

  小组与中华白海豚的“偶遇”,是鹭岛生态蝶变的缩影。再往前追溯,这个变化的开始,可以从一个湖说起。

  筼筜湖(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筼筜渔火”曾是厦门一景。上世纪70年代,厦门向海要地、筑堤围湖,筼筜港成了筼筜湖。筑堤阻断了水的流动,加上各类工厂沿湖兴起,污水一股脑儿排入湖中,生态环境急转直下。

  筼筜湖怎样不再黑臭?1988年3月,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确定治湖方略。他创造性地提出20字治理方针:“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

  筼筜湖综合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发端之一。30多年来,在20字方针指引下,筼筜湖历经5轮大规模整治,从人人掩鼻的“臭水湖”变为水清岸绿的“城市会客厅”,并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现在,筼筜湖还有了“市民湖长”。60多岁的陈亚进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从教师岗位退休后穿上了志愿服务队的“蓝马甲”,一有空就来巡湖,“只要在厦门,我就要过来看看”“筼筜湖的生态一年比一年好”。

  以筼筜湖为原点,厦门生态修复逐渐从河湖向海洋拓展。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厦门是一座典型的海湾型城市。鹭岛之行,小组几乎去遍了当地所有海湾,切身感受到“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魅力——

  漫步马銮湾生态三岛公园,碧波荡漾,白鹭齐飞。曾经的马銮湾水质被老百姓称作“可乐”。经过多年治理,水的颜色从泛黑的“可乐”变成了透亮的“雪碧”。现在,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争相飞到马銮湾过冬。

  马銮湾生态三岛公园(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眺望杏林湾,一段全长2.6公里的骑行道横跨海湾。在阳光照耀下,海面被车道分为光影不同的两面,一边幽蓝深邃,一边霞光璀璨。集美区自行车协会会长陈明福是这里的常客,他用“惬意”形容自己的骑行体验:“杏林湾空气好,每天都有车友来。”

  杏林湾水上自行车道(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站在五缘湾湿地公园观鸟平台上,但见鸬鹚在水中的木桩上一字排开,或低头休憩,或伸展翅膀。此处过去被称为“烂潮滩”,如今吸引了90多种野生鸟类觅食栖息。五缘湾的变化,让居民黄晓红赞叹不已:“每天我都来公园走走,幸福感爆棚。”

  五缘湾湿地公园(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清理海洋污染物,厦门交出一份智慧答卷。在厦门海上环境卫生管理站调度中心,大屏幕中的动画模拟出当天海漂垃圾的漂移轨迹。有了这套智慧海上环卫系统,调度中心可以预测每天厦门湾海流活动,对海漂垃圾的规模和分布进行预报,给出精准的拦截和收集建议。

  保护“海岸卫士”红树林,科研工作者倾注大量心血。在下潭尾红树林公园,高低错落的红树林生机盎然。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卢昌义深耕红树林研究与保护40多年,发明的“筷子苗”专利技术让幼苗成活率提升到90%以上。在几乎消失20多年后,85公顷红树林在此“重生”。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从外表看,厦门南湖公园西园并无特殊之处,但地下藏着一座2.5万立方米的调蓄池,相当于挖出10个标准游泳池。这一调蓄池可收集筼筜湖范围内区域的截流污水及初期雨水,保护城市水环境。

  从湖到湾,从湾到海,从海域到流域,从流域到全域……厦门生态保护修复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有“综合”“协同”“统筹”“整体”等关键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的,“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今日厦门,“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秀美的城市风景、蓬勃的发展前景,在中国这座海湾型城市交汇。(文/一鹤)

【编辑:钱姣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探月任务传喜讯 探月四期“总开关”鹊桥二号中继星已“就位”

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主任陈实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在快速演变,中国是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动荡的世界增添稳定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读懂中国当下之形和未来发展之势,而读懂中国就要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两岸学子分享心得:春暖花开时节内心倍加温暖

四川雅安2.9万余人次转移避险 防汛应急响应升为二级

如今,5G正不断渗透到江西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引领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全省5G应用项目超1500个。

也门暴雨引发洪灾已致45人死亡 数百人流离失所

一是加强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新业态的兴起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对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的积极响应,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失业是就业结构优化必然要经历的“阵痛”。应对这一挑战,根本在于推动中低技能劳动者提高技能水平、促进劳动力要素有效流动。加强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产学合作,通过鼓励职业技术学院和应用型高校建立更多适应新业态需要的实训基地,促进技能培训与实际职业需求相匹配。推动行业认证,通过制定新业态职业技能标准,提高培训的质量和信誉。提供灵活的培训模式,通过开发在线教学、模块化课程等提高培训的可及性。同时,完善劳动力流动机制,建立灵活用工平台、共享员工平台等新业态劳动力市场,为劳动力流动搭建平台、畅通渠道,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赋能就业信息集成和精准匹配,为中低技能劳动力流动提供充足机会。

2024年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城市主场活动在渝启幕

(十八)创新支持政策措施。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现有资金渠道以及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等相关基金,创新支持方式,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推出适应服务贸易特点的金融服务。优化出口信贷,运用贸易金融、股权投资等多元化金融工具加大对企业开拓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支持力度。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扩大服务贸易领域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适当优化承保方式,提高保险服务便利化水平。落实好服务出口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等现行相关税收政策。支持高校加强服务贸易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促进服务贸易智库建设,加强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培训。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